第1721章 理想失败
第1721章 理想失败
第(2/3)页
国之君也就不远了。”
“是啊。”林方政感慨了一声。
但林方政真的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吗?扪心自问,是没有的。
我们通常会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去评价一个人处世哲学,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会用所谓的为人处世之道,给理想主义打上不识时务、跟不上时代的标签,从而鄙夷批判。
但事实上,人向来是复杂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一个人身上并不会一成不变。就好比明朝的海瑞,后世总爱将其评价为一个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妄图用那些圣人之言去匡正官僚机器的过失,不懂得和光同尘,不懂得逢君之恶。还在生活中对家人极度苛刻,才会发生“被捕入狱、家人不幸”的悲惨故事。但如果考评他的从政经历,会发现他在地方治理上还是很尊重实际,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又恰恰符合一个现实主义者的特点。
林方政亦是如此。他无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因地制宜推行一系列改革,也获得成功。但同同时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乐于甚至讨厌官场上的这些蝇营狗苟、不正之风。自己当过副职、也当过一把手,对一把手权力过大缺乏监督的危害性可以说是了解得入木三分。
甚至可以说,他一个人静下来思考的时候,也会琢磨我们明明有这么好的集体领导制度,按理来说是可以充分发挥民主的,可现实却往往是“一把手说一不二,二把手说二不一,三把手说三道四,四把手是是是是,五把手和六把手,光做笔记不开口。”
该怎么去约束一把手的绝对权力,如何在保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和维护有效民主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是他一直想做的课题。之前没有主政一方,说了不算,没有机会去实践这个课题。现在身为县委书记,是朗新最大的官,可以说完全具备这个能力了。所以他实践这个课题的欲望愈来愈强烈,想把朗新作为一块试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