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
第139章求人不如求己
第(2/3)页
道:“无非是想多分点功罢了,谈不上多大的恶意。”
薛良辅微微点了点头,官场上历来皆是弱肉强食,胡万里如今没了张璁这棵大树罩着,福建那些个大员自然会得寸进尺,让他稍觉意外的是,在张璁致仕的情况下,这位东翁仍是信心十足,考虑长远,真不知道他以后能走多远?
见胡万里不再开口,他便微微欠身道:“那晚生这就去写以病乞休的折子。”
门房小厮李风烈早就在外候着了,见薛良辅出来,他便快步进去轻声禀报道:“禀老爷,生员谢文昌投贴求见。”
“就他一人?”胡万里随口问道。
“回老爷,就他一人。”李风烈忙道。
“带他过来。”胡万里随即吩咐道,自月港承建农学院之后,谢文昌一月总要来两次,胡万里已经习以为常,不过,他清楚,谢文昌今日前来,应该是为了张璁致仕一事,月港没理由到现在还不听闻张璁致仕的消息,只他一人独自前来,显然月港几家已经商议过了,而且统一了意见。
虽然天气热,但谢文昌仍是一袭澜衫,进了签押房,他便躬身一揖,道:“学生见过恩师。”
“贤生无须多礼。”胡万里起身伸手礼让道:“坐,无须拘礼。”
俟其落座,他便主动道:“恩师张阁老已于本月致仕回乡,贤生可曾听闻。”
见他主动提起这事,谢文昌忙欠身道:“学生今日前来,便是为了此事。”
微微点了点头,胡万里才道:“恩师致仕回籍,月港开海之事将大为渺茫,当初承建农学院一事,是贤生一力主之,如今所受的压力想来亦不小,如今农学院的修建已完成大半,不论月港做何决定,月港这份情,我都记着,月港开海之事,一旦有机会,我必定不会放过。”
“恩师光明磊落,实让学生汗颜不已。”谢文昌微微一揖,道:“漳州农学院乃是恩师造福漳州士子百姓之勋绩,月港岂会半途而废,农学院的修建,恩师放心,月港必定善始善终。
恩师眼界开阔,见识广博,支持海贸,时时将开海之事记挂于心,不论成败与否,月港上下皆是下存感激,对恩师的支持不论有何变故皆不会有丝毫改变。”
听的这话,胡万里极为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能得贤生,实是月港之福。”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六月朝廷在赈济陕西旱灾虫灾之时,又开捐纳之例,如今开海无望,我即刻修书,为贤生等人争取一个冠带散官荣身。
另则,当初为了筹建农学院,县衙曾专为此募捐,原本这笔银子是准备用于农学院的人才聘请,书籍物事的添置,如今还是都用于农学院的修建,也为贤生减少一点开支。”
听的这话,谢文昌不由微微一怔,道:“恩师难道也有变动不成?”
胡万里含笑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修建农学院可是一件博取圣上欢心之事,羡慕嫉妒的人多,后面的事情已无须我再去操心了。”
那笔银子,谢文昌知道,还剩下三万多两,他没想到胡万里会愿意拿出来,按理说,那笔银子,他全部贪了也没人知道,想了想,他才微笑着道:“月港花了偌大的精力修建农学院,恩师可不能在这时候来抢功劳。”
胡万里苦笑了一下,才道:“我是担心那些个龌龊官员做事没有底线。”
“公道自在人心,漳州百姓谁不知农学院是月港修建的?”谢文昌不以为意的道:“再说月港原本就不指望什么朝廷的褒奖,完全是为了开海和张阁老,提不提都无所谓。”
“这笔银子,月港不会白白仍进海里。”胡万里说了一句,便转移了话题,道:“既然农学院不需要,那便为漳州百姓做点好事,这事还是由月港出面做吧,三万六千多两银子,将漳州城大街小巷用石板铺砌一番,每一条街再建一个公共茅厕如何?农学院的肥料以后就无须愁了。”
听的这话,谢文昌不由轻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