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说服嘉靖
第379章 说服嘉靖
第(2/3)页
“浚川公好见识。”胡万里不失时机的轻赞了一句。
“少奉承。”王廷相不满的看了他一眼,道:“枪管好像长了,会否影响装弹的度.....。”
话未说完,他看到一众兵丁从腰带上抽出一把短刀直接装在了火枪上,随着口令声,做出几个刺杀动作,他登时眼睛一亮,道:“难怪这款新式火枪要十五两银子一枝,原来还带刀。”
“这叫刺刀。”胡万里含笑道:“有了刺刀,火枪兵就有了近战拼刺的能力,不再局限于远战。”
“牢固?”
“绝对牢固。”胡万里沉声道:“关乎兵丁性命的武器,岂能有半点马虎?”
张璁虽然不懂枪。但见王廷相如此推崇,当即便含笑道:“既是如此。那就定下来,这一万枝新式火枪要了。”
听的这话,王廷相连忙道:“既然要买,那就今年先交付一千枝如何?”这种火枪,工部肯定是要大量仿造的,自然是越早得到越好,以便于工匠琢磨。
张璁也是反应过来,颌道:“为师此番回京。若带几枝火枪献给皇上,也算是不虚此行。”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犹豫了下,让张璁将遂枪带回京师,若是嘉靖不同意人口换舰队白银的交易,东兴港也不可能再卖新式遂枪给朝廷,这遂枪创意等若白送给朝廷了。不过,一想到小琉球的金矿,他便爽快的道:“恩师既然开了口,学生自当遵命,恩师此番回京,学生赠送十枝新式遂枪。这枪型号为——东兴1534。”
在东兴港逗留了整整十日,张璁、王廷相才离开东兴港返回京师,胡万里并未远送,送到万里港,他便折回了东兴港。一头扎入了火枪锻造作坊和火炮铸造作坊。
东兴1534型遂枪已经定型,现在的问题就是量产。在给张璁十枝东兴1534型遂枪时,他就现了一个问题,手工锻造的枪支存在各种误差,特别是遂的机械部分,虽然是小误差,但胡万里却不敢疏忽,遂的误差,哪怕是极小的,都可能会降低开火率。
虽然东兴港各个作坊都已经统一了度量衡,使用同一标准的最接近标准的量地尺,但由于各个工匠以及各部件都是纯手工,误差也就难免,为了尽量的消除误差,胡万里不得不推出流水线作业,将火枪的各个部件拆分,一个工匠只负责一个部件的生产,而且给每个部件都铸造一个模子给工匠,以这法子尽量的消除各种误差,当然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保密。
除此之外,胡万里还另外设计了两款大口径短身管的火炮——臼炮,这是用于稍近距离,二三百步范围内的大杀伤性火炮,这种臼炮在近距离射的重磅炮弹摧毁力极强,远胜于弗朗机炮,因为炮身短,他的重量也轻的多,即便在安南,也有足够的机动性,这是胡万里特意为征安南准备的,如此,仅是火炮,就能够形成远中近,三层打击,当然,这种臼炮亦可以在战舰上推广,是近距离重击敌船的利器。
另外,胡万里还想鼓捣出的螺丝钉、螺杆螺帽以及弹簧,这两种在后世司空见惯的玩意,却是让他吃足了苦头,弹簧,他是想用于火炮的退架以消除火炮的后坐力,增加火炮的炮击度,手工制作弹簧不是不可以,但基本都是小弹簧,大型的螺旋型弹簧,从来就没有人尝试过,当然,在他的要求下,工匠也尝试做出了几个稍大的螺旋弹簧,但却因为材料不行,而使的效果差强人意。
小小的螺丝钉同样是如此,因为没有适宜的钢材,都难以量产,他不得不再次将重点投注到炼铁作坊。
六月盛夏,京师,张璁日夜兼程,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赶回了京师,他虽是奉旨出京,但却是微服出京,一路往返皆未惊动驿站,回府洗浴之后,他并未急着进宫,而是翻阅了近几日的邸报,这段时间,他虽不在京师,但朝中动静他一直极为关注。
他最关心的大同兵变仍然为见有什么新的进展,这让他对大同总制刘源清有些不满,银子没少花,但半年多了,战事却仍然纠缠不清,另外一个引起他注意的消息,就是阁臣方献夫致仕归里,这让他有些摸不清嘉靖是什么意图。
次日,乾清宫,嘉靖下了早朝,照例是上午忙着处理政务,当看到大同军报,他不由暗叹了口气,大同兵变迟迟不能平定,他着实有些担心,生怕生出什么变数,若非大同总制刘源清是张璁举荐的,他早就想临阵换帅,撤换刘源清了。
小太监这时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张元辅在外求见。”
张璁回来了?嘉靖不由一喜,这时间可够快的,三个多月就从东兴港往返了?他马上意识到可能有急事,当即便搁下笔。吩咐道:“日他进来。”
待的张璁进来见礼之后,嘉靖便吩咐道:“平身、赐坐。”说着便仔细打量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