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茫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0章 大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0章 大捷

第(3/3)页

这些人大多都是月港的商贾和海商以及月港的士绅百姓,都是前来打探消息的,月港如今水6通道全被重兵封锁,不准进出,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早就传开了,朝廷乘着东兴港远征安南之机,调集了沿海闽浙粤三省和南直隶的沿海卫所三万水师征缴东兴港。

    整个月港都是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朝廷的官兵在什么时候会围剿月港?对于朝廷官兵对月港围而不剿的原因,这几日月港也是传的沸沸扬扬,原因只有一个,等待征缴东兴港的消息,若是大胜,月港自然难逃被剿的下场,若的大败。月港就是朝廷谈判的底气。

    后院,谢文昌悠闲的陪着已经有些显怀的小妾在院子里缓缓散步,神情相当轻松,他并不担心东兴港的胜败,通过鸽信,他已经知道。胡万里并没有远征安南,而且就算胡万里已经远征安南,他也丝毫不会担心,以胡万里的性子,东兴港岂能没有退路。

    以东兴港鸽信的迅捷。沿海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东兴港,何况是三万大军集结?若是不能敌。东兴港定然会撤离,只要东兴港根基尚在,朝廷就不敢围剿月港,他有什么好担心的。

    小厮多乐提溜着一个大食盒匆匆走了进来,躬身道:“老爷、姨娘,该吃午饭了。”

    “走,咱们进屋吃饭。”谢文昌说着便随口问道:“外面的人多吗?”

    “回老爷,多,比前几日更多了。”多乐亦步亦趋的说道:“估计得有好几百了,大门前一眼望过去都是人,不少小贩都被吸引来了。”

    谢文昌一笑,进屋落座,酒菜才布好,侄子谢德贵便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喘着粗气道:“昌叔......大捷......大捷!”

    听的是大捷,谢文昌已是放下心来,含笑道:“不急,慢慢说。”

    喘了几口粗气,谢德贵才兴奋的道:“大捷!东兴港大捷,全歼进犯的四万水师官兵!”

    四万!全歼了四万水师官兵!谢文昌长出了一口气,虽说不担心,但这几日他一颗心也是悬在半空中的,毕竟是三万大军围剿,没想到竟然是四万!而且居然被全歼,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稍一沉吟,他便道:“将消息散播下去,就说东兴港大捷,不要说具体数字。”

    东兴港大捷!

    东兴港大捷!

    东兴港大捷,这就意味着朝廷不敢轻易动月港,否则必然会招致东兴港的报复!消息很快就从谢家大院扩散开去,不过盏茶时间,月港就沸腾起来,整个月港仿佛是过节一般狂欢,大街小巷,各个港市,茶楼酒肆商铺,士绅商贾百姓立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着东兴港在分兵远征安南的情况下,在面对撒万大军的围剿下是如何取得的大胜,一时间各种传言乱飞,难辨真假。

    安插在月港的各路探子也迅的将这一消息以最快的度传递了出去,最先收到讯息的自然是漳州城,龙溪知先孙光辉、农学院的蔡克廉、李良在听闻这一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一时间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虽然他们担忧胡万里,担忧东兴港的命运,可面对如此颠覆性,违背常理的消息,一个个都有些措手不及,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经此一役,东兴港与朝廷必然势入水火,再无缓解的余地!

    东兴港大捷!消息很快就以五百里加急的度迅的传递开去,一路经泉州、兴化到福州,月港是欢天喜地,沿海各个卫所则是悲戚莫名,不论是武官世家还是军户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焦虑和忧心,水师战败,意味着巨大的伤亡,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子弟能否逃过这一劫。

    福州自然是重灾区,因为福州卫所众多,出兵也是最多,详细传开,整个福州城内城外,立时哭声一片,福州都指挥使司衙门,在听闻东兴港大捷的消息后,夏言也是恍遭雷击,独自闷在房间里呆,虽然王廷相早就预言征缴东兴港必败,但他一直都抱着一份侥幸,没想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

    “砰砰砰”王廷相重重的敲着门,道:“公瑾,公瑾,开门!”

    “吱呀”一声,夏言打开房门,神情冰冷的看了他一眼,道:“子衡可是来看在下的笑话?”

    “公瑾宦海沉浮数十年,也并非是一帆风顺,这点挫折也经受不住?”王廷相沉声道:“如此,就当王某没来过。”说着,转身便走。

    夏言微微一怔,连忙追上前道:“子衡何以教我?”

    “月港!”王廷相沉声道:“月港是朝廷的救命稻草,赶紧严令围堵月港各部,不得私自围剿月港,一旦月港被毁,东南沿海承受不住东兴港的怒火。”

    “月港是永宁三卫的兵丁把守,不至于出事。”夏言冷静的道:“子衡就为这事而来?”

    王廷相瞥了他一眼,道:“还有个坏消息,水师四万人,只有七千俘虏,其余尽数被歼灭,高级将领,除了一个参将,一个游击,其他都全部阵亡,东兴港传话过来,月港但凡有一丝损毁,必然百倍报复!”

    只有七千俘虏?高级将领几乎全部阵亡?这几乎又是一个土木堡之败的翻版!夏言脸色登时苍白的犹如被刮过的骨头一样,四万大军居然只有七千俘虏?数十个高级将领只剩下两个!半晌,他才回过神来,道:“子衡是何处得来的消息?”

    “方才有人进来送信。”王廷相沉声道:“乘着这消息尚未传开,公瑾赶紧换个地方,去布政司衙门吧,否则......。”

    消息一传开,必然会被这些个失去理智的丘八剁成肉酱!夏言登时浑身是劲,连忙道:“走,去布政司衙门!”

    王廷相却是拱手一揖,道:“公瑾保重。”

    夏言一呆,看着他道:“子衡不去布政司避一避风头?”

    “在下已经上疏恳祈致仕还乡。”王廷相含笑道:“离别之际,有一言相告......。”

    “子衡请说。”

    略微沉吟,王廷相才道:“东兴港胡万里实是被朝廷所逼,公瑾若还有机会面圣,一定要善言相劝,尽量规劝皇上在短期内不要与东兴港为敌,大明西北有强敌,东南不宜妄动兵戈,以在下愚见,东兴港志在海洋,鞑靼志在中原,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不出所料,辅张阁老亦会跟着致仕,南京北京将会有诸位多大员致仕,朝局必然为之一变,公瑾若能渡过此劫,日后必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下唯一忠告,与东兴港化敌为友,乃社稷之幸。”

    眼见王廷相转身要走,夏言不由一急,拉着他袍袖,道:“当局者迷,如何能能渡过此劫?还望子衡明言。”

    “公瑾是乱了心智。”王廷相微笑着道:“在朝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赶紧与东兴港议和,除了月港,东兴港还可能提出开海,这也由的他,开海并非洪水猛兽,朝廷也能从中收益。”

    说完,王廷相拱手一揖,扬长而去。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