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茫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2章 相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 相遇

第(2/3)页

里听说......。”

    听的这话,一个靠在树上假寐的兵丁登时就来了精神,道:“你小子昨晚又溜号了?”

    “嘘,想让我吃军棍不成?”

    “得手了?那小娘儿们怎么样?”

    “一块银元,晚上我带你去......。”

    “得,又不是镶金带银的,一块银元,去。”

    “别打岔,当地渔民说什么?”

    “对面海域是东兴港商船来倭国的必经之路。”

    “哪有如何?”

    “哪有如何?”黑皮瞥了他一眼,道:“咱们这次根本就不是什么出还训练,可能是要与东兴港开战。”

    与东兴港开战!听的这话,几个兵丁都是一呆,随即便有人道:“不可能吧?不是说在这里守商船队?”

    “这次出海,不就是为了避免与东兴港开战?”

    “商船队?守了这么些日子,一艘海船没看到。你们不觉的奇怪?避战,我看倒象是准备伏击东兴港。”

    伏击东兴港?一众兵丁心里都有些怵,如今东南沿海谁没听说过东兴港的威名,东兴港舰队自亮出旗号以来,七八年时间。大小数十仗,未尝一败,即便是征伐令大明头痛的安南,也是连战连捷,风头之盛,一时无二。听说整个南洋如今都在东兴港的掌控之中。

    虽说一众人等都清楚,朝廷创建水师舰队就是针对东兴港,但谁也没料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快,半晌,才有人怯怯的道:“东兴港舰队会来吗?”

    小山背后的海湾中的一艘风帆战舰上,阳武侯薛翰亦是沉声问道:“东兴港舰队会来吗?”

    一名身形健硕。容貌颇为英武,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游击笃定的道:“回大帅,东兴港舰队必然会来。”

    这位年轻的游击名叫俞大猷,字志辅,泉州卫所下级军官出身,嘉靖十四年武进士,以一篇名为《安国全军之道》的策论。获的兵部尚书毛伯温的赏识,由承袭百户世职,升署正千户,朝廷成立水师舰队,他便被毛伯温举荐进入。

    俞大猷武进士出身,又有毛伯温赏识,加上勇于任事,严于治军,对火器运用甚为得法,也颇受阳武侯薛翰器重。几年时间,便累迁至游击,在海州舰队里,颇有声望。

    听的俞大猷如此肯定,薛翰的神情显的有些阴郁。东兴港若是不受朝廷威胁,一意孤行,征伐倭国,对朝廷,对海州舰队都不是一件好事,身为海州舰队的总兵官,他心里很清楚,海州舰队如此根本不是东兴港舰队的对手,不论是火炮、实战经验、兵丁素质还是士气,各方面都及不上东兴港舰队,此时与东兴港开战,实为不智。

    半晌,他才道:“志辅何以如此肯定东兴港在这种情况下还会继续征伐倭国?”

    俞大猷却是答非所问的道:“末将一直不解,东兴港何以不大举征伐暹罗、安南、缅甸,却反而大举征伐倭国。”

    “倭国盛产金银。”薛翰淡淡的道。

    “暹罗、安南、缅甸是鱼米之乡,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而且是大6。”俞大猷缓声道,他自幼在泉州长大,对南洋海贸可谓是耳濡目染,相当清楚,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就战略价值而言,暹罗、安南、缅甸远胜于倭国,倭国虽是盛产金银,但东兴港通过海贸和火器贸易,同样能够轻易获得倭国的金银。

    胡长青眼界开阔,眼光独到,并非是目光短浅之人,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可东兴港为何要先征伐倭国,他难道不清楚暹罗、安南、缅甸更适宜立国?”

    听的这话,薛翰也是不解,要说暹罗、安南、缅甸难打,也说不过去,东兴港征安南,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区区几千人就在安南耀武扬威,打的安南没有丝毫还手之力,略微想了想,他也是没有丝毫头绪,看了俞大猷一眼,他才道:“志辅想说什么?”

    “末将只是琢磨不透。”俞大猷斟酌着道:“东兴港若是打暹罗、安南、缅甸,朝廷根本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东兴港为何偏偏要来征伐倭国?”

    听的这话,薛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南洋根本就是东兴港的天下,东兴港若是打暹罗、安南、缅甸,朝廷就算再忌惮,也不敢派舰队南下牵制东兴港,但东兴港却偏偏来打倭国,为什么?

    沉吟半晌,他才神情峻然的道:“难道东兴港征伐倭国,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根本就是冲着咱们两支舰队来的?或是说,这根本就是东兴港与倭国联手给咱们下的一个套?”

    说到这里,他后背不由沁出一身冷汗,真要如此的话,海州舰队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他们舰队躲藏在这仅有一个出口的狭长海湾中,若是倭人将情报送与东兴港,东兴港舰队只需堵住海湾出口,就可轻轻松松的一举全歼海州、天津两支舰队。

    原本舰队停泊在这个海湾是因为这里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