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偷天换日(十九)
第458章 偷天换日(十九)
第(2/3)页
解释的疑点,要知道胡万里不仅年轻,而且在嘉靖八年中进士之前一直都呆在西北的西安咸宁,怎会一到福建漳州,便开始着手在小琉球筹建东兴港?又怎会有如此开阔的眼界和见识?
想到这里,周怡不由诧异的道:“如此说来,农学院、彩票、慈善会、钱法革新、北方官话推广等等胡长青提出的和推行的这些以及小琉球施行的种种迥异于大明的举措,都是出自益王之手?”
“很有可能!”杨爵沉声道:“咱们都是科考过来的,十年寒窗,哪里还有闲情去读闲书?”说着,他轻叹了一声,道:“东兴港打下如此大的疆域,却一直不肯海外立国,这也透着蹊跷,唯有是益王在后掌控着东兴港。这一切才能够解释的过去。”
李乘云跟着轻叹道:“益王这手段也端是了得,朝廷对地方藩王监视如此之严。仍让他不声不响的展到如此程度,想想,实是令人心惊,也让人叹服不已。”
扫了几人一眼,杨爵才道:“诸位,如今这局势,益王纵然一时失利,也可退避小琉球。或是退避东南,与皇上分庭抗礼,真要那样,必然是南北大战,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此非百姓之福。亦非大明社稷之福。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上非是明君,益王所作所为,却是让人期待,诸位若是也不计较身前身后名,倒是可以草拟几篇文章为益王摇旗呐喊。咱们不为大明的君王着想,还的为大明百姓着想,能让百姓少经历几场战乱,也足慰平生。”
“伯珍兄说的是。”李乘云当即响应道:“益王都不在乎,咱们又何必在乎。更何况咱们都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管他什么身前身后名。但求心安耳!”
“说的是,只须问心无愧便是。”胡汝霖含笑道:“亘古未有之盛世,在下也想看看是什么样子。”
正阳门。
正阳门是京师最为繁华热闹的三个城门之一,南方来的货物多由张家湾和通州运河码头,经6路转运北京,有的从朝阳门人城,更多的集中到正阳门和崇文门入城,因此正阳门和崇文门这一带就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商贾荟聚,正阳门大街西侧一带的市廛旅店商号一家挨着一家,热闹非凡,流动人口也非常多。
城门外,告示栏前,一个护卫队军官大声的念着告示,“......逗留京师之外地班军,有愿意前往小琉球安家者,放安家费,从天津卫随船前往小琉球,愿意回籍者,放银元两元以充路费,即日离京,不得逗留;京营兵丁,愿入东兴港护卫队者,尽数遍入建设兵团,月银一元......。”
京师的班军数量足有十余万,都是各地卫所轮流派遣来戍守京师的,但好端端的一个制度却被改的面目全非,如今的班军已经成了免费苦力的代名词,京师大量的苦活脏活累活都是役使班军,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指望工钱了。
益王入城,不少班军都乘机开溜,但因为没有盘缠大都滞留在京师,一听益王打两块银元做路费让他们回籍,不少班军都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不过,令他们较为犯难的是,究竟是去小琉球好?还是回卫所好?
虽然益王下令废除兵籍,但谁也不知道益王是否能够夺的这天下,要是兵败,他们回卫所,以后少不的又要摊上番上京师的苦差,这些日子,京师有关小琉球百姓的富足议论,他们可是听闻不少,以前的灾民到了小琉球,如今都跟缙绅富户一个样,不仅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还拥有自己的奴隶,他们可不止一次的动心,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有不动心之理?
溃散的京营兵丁却是不满意了,凭什么班军有机会去小琉球,他们却没有?不过却没人鼓噪,都是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众百姓则是交口称赞着益王的善举,谁给知道班军数量大,一人两块银元这就是二三十万银元扔进水里了!
众人还没议论完,又一张告示贴了出来,“益王令旨,在京师招募护卫队兵丁二万......一应待遇与东兴港护卫队同等!一户最多只能招收一人。”
话音一落,围观的人群立刻就议论开了,东兴港护卫队待遇之高在京师是人所共知,普通兵丁月饷两块银元,伙食好的惊人,大米白面敞着肚子吃,日日还能见荤,军装六套都不用自个花钱,毫不夸张的说,一人当兵,能够轻轻松松的养一家五六口人,自然让人动心不已。
“大牙,你家大小子今年十六罢,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如今可算是有地儿去了!”
“京师会不会打仗?”
“瞧你那点眼力劲,人家护卫队连京营的兵和班军都不要,还会派新兵上战场?这不定就是益王的御林军!”
听的这话,不少人都暗暗动心,东兴港连京营兵丁和班军都不收。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