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偷天换日(二十二)
第461章 偷天换日(二十二)
第(2/3)页
治十八年进士,初授庶吉士,改编修,继为刑部主事,进为侍读,嘉靖初,升为礼部右侍郎,后以以吏部左侍郎入值文渊阁,中途丧母丁忧三年,起复后,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巡视北部边防,回京后,以原官入阁,入阁十余年,在京师人脉广阔,门生故旧遍天下。”胡万里如数家珍一般侃侃而道,这些都是王小宝收集的京师大员资料。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翟銮此人,廉洁清正,官声很好,丁忧在家时,生活困顿,甚至不能自给其用,颇为难的,实是辅不二人选,不过此人行事谨慎,欠缺魄力,要其倒戈,难度不小,罢了,给他一个左右逢源的机会,只须他能促使沙河大营与咱们交战,辅之位就虚悬以待。”
“殿下,不知道有多少勋臣大员渴盼着左右逢源的机会。”薛良辅含笑道:“即便翟銮谨慎,但促使交战不是难事,不过,朱希忠也并非草包。此时还的周祥计划。”
“就算有翟銮怂恿,但要令朱希忠心动,这诱饵亦不能小。”刘思武斟酌着道:“事关上万大军,严世藩这人是否可信?”
“可信。”胡万里毫不迟疑的道:“严世藩不去太原是担心嘉靖将他父子一锅端了,不出京师,是为了寻觅机会,说白了。他也想左右逢源,他是个聪明人,很清楚他父亲的处境,就算嘉靖最终胜出,严嵩也不会有好下场,他更依赖于与东兴港合作。换取严家的平安,为他自身博取进身之阶!
直接转告他,就凭他严家父子与东兴港的关系,就能保全严家无恙,这次若能成功,可以给他记为军功,若要入仕。必须的过一阵,可以先去小琉球任职。”
京师北城,大井儿胡同,严世藩无聊的在花房里逗弄着两个新买来的丫鬟,听闻门房前来禀报有人在外求见,他不由的一愣,这段时间他虽说没有深居简出,每日里都进出茶馆搜集各类消息。但却没有遇着熟人,有谁知道他住在这里?
略微迟疑,他才道:“来的是何人?”
门房忙躬身道:“回公子,一个儒生,年约五十上下,看衣着气度,不似寻常。”
难道是官员?严世藩也未多想。便道:“请他进来。”人家既然已经找上门来,躲是躲不了的,不见也不妥,况且他也想知道究竟是谁会在这时候找到这里来。
不多时。薛良辅、伍子顺便在门房的引领下进了院子,一见前面的薛良辅,严世藩慌的连忙起身快步迎了上去,连连拱手道:“不知是薛先生,小子无状,恕罪恕罪。”
“东楼何须与老夫见外。”薛良辅含笑道:“本以为东楼去了太原,今日方知仍然留在京师,冒昧前来拜访,一叙别情......。”
严世藩暗暗心惊,东兴港的手段可真不赖,躲在这里仍然被他们现了,他自然不相信薛良辅前来是叙旧的,如今整个京师,文官就以薛良辅为尊,一天不知道有多忙,他连忙挥手屏退下人,引领两人进了书房。
进房落座,薛良辅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的道:“靖海侯生前多次提及东楼及其令尊,东兴港上下也一直记着这份情分,益王檄文,无非是迷外人眼,东楼无须放在心上,益王若得天下,必然会保严家平安。”
严世藩心思灵透,一听这话,便知东兴港有事要他办,说实话,他更希望益王得天下,若是嘉靖保住皇位,对严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为稳定人心,安抚天下,嘉靖必然会拿他家老头子开刀的,以嘉靖所表现出来的狠辣,严家上下必无生理,他不敢跟去太原,留在京师,就是为了搭上东兴港。
当下他便拱手一揖,道:“多谢诸位顾全,大恩不言谢!”微微一顿,他便直接道:“薛先生日理万机,无须客套,有事尽管吩咐,赴汤蹈火,在下亦义不容辞!”
“东楼果然是性情中人。”薛良辅含笑道:“那就有劳东楼往沙河大营一趟......。”细细将事情交代完,他才道:“益王说了,这可以记为军功,东楼若要入仕,须的去小琉球任职几年。”
军功!严世藩不由的心头一热,这等若是许诺封爵了!心里虽然振奋,他却没有急于表态,这次机会很难得,他必须的好好把握,不仅是为了严家,也是为了他自身。
见他半晌不吭声,薛良辅、伍子顺都有些诧异,暗忖难道这家伙没胆?可瞧他神情又似不象,略微迟疑,薛良辅才开口道:“东楼可是觉的有何不妥?”
严世藩微微一笑,道:“翟阁老利禄心重,以辅之位许之,必然心动!不过,在下有一事不解,成国公朱希忠,益王殿下何以不愿意招揽?”
听的这话,薛良辅不由一喜,道:“东楼有把握招揽成国公?”
“公爵来之不易,更是荫泽子孙,有几人敢不珍惜?”严世藩含笑道:“虽则皇上颇为恩宠成国公,但相比爵位,孰轻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eexsvvw.cc